阶官

阶官
(阶官, 階官) 表示官员地位的一种官称。 宋初, 官名与职务分离, 官称仅用以确定其品位、 俸禄, 非有皇帝特殊诏令, 不管本部门事务, 称寄禄官, 朝廷各部门及地方官署皆由朝廷另行委派官员主管, 称为差遣, 差遣方为实际职务。 神宗元年三年(1080)改革官制, 使官名与职权合一, 杂取唐代及宋初制度, 制定《寄禄格》, 以原文散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迪功郎共二十五阶为阶官, 用以确定官员品位、 俸禄, 徽宗崇宁二年(1103), 大观二年(1108), 政和六年(1116)又陆续加以补充, 文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边功郎共三十七阶, 武官自太尉至下班祗应共五十二阶, 医官十四阶, 于是原寄禄官成职事官, 而新制定之阶官成新寄禄官。
* * *
(階官, 阶官) 表示官員地位的一種官稱。 宋初, 官名與職務分離, 官稱僅用以確定其品位、 俸祿, 非有皇帝特殊詔令, 不管本部門事務, 稱寄祿官, 朝廷各部門及地方官署皆由朝廷另行委派官員主管, 稱為差遣, 差遣方為實際職務。 神宗元年三年(1080)改革官制, 使官名與職權合一, 雜取唐代及宋初制度, 制定《寄祿格》, 以原文散官自開府儀同三司至迪功郎共二十五階為階官, 用以確定官員品位、 俸祿, 徽宗崇寧二年(1103), 大觀二年(1108), 政和六年(1116)又陸續加以補充, 文官自開府儀同三司至邊功郎共三十七階, 武官自太尉至下班祗應共五十二階, 醫官十四階, 於是原寄祿官成職事官, 而新制定之階官成新寄祿官。
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сделать НИР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